咨询热线
400-656-0611
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怎么样?听听权威人士怎么说 -9778818威尼斯11月28日,第十届中国妇幼健康发展大会在重庆举行,期间,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融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女病防治专业委员会联合全国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质控技术专家学组,专门举办了“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新技术成果应用专题分论坛”,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副会长宋世琴作大会致辞,众多医疗领域的领导和专家出席论坛并发言。 开展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究竟成效如何?来听听权威人士怎么说。 湖北省卫健委妇幼处副处长王丹: 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带来明显社会和经济效益 2017 年—2019 年,湖北省将武汉兰丁公司研发的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新技术应用于全省贫困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中。截止到 2019 年 8 月 31 日,全省已累计完成110.5 万例宫颈癌的检查工作。这是人工智能技术首次应用在省级筛查项目中,也是人工智能技术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人群应用。新技术的应用,明显提高了项目的工作质量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助推了宫颈癌筛查“湖北模式”的形成。 发言中,王丹介绍了湖北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创新模式及应用的相关情况,她表示,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湖北省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政府主导、部门协作、资源整合,专项救助、公益资助、政策保障相结合,全方位、立体化整体推动,筛查、诊断、治疗、救助、康复一条龙服务,具有湖北特色的“两癌”检查模式,并借助人工智能新技术实现了筛查的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质控、统一管理,收到了良好效果。 王丹表示,通过筛查,受检妇女实现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了家庭及政府的医疗费用支出。随着后期病理检查数量的增加,更多的癌前病变将被发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会更加明显。 中华预防医学会妇保分会主任委员王临虹: 人工智能技术为宫颈癌筛查带来新的选择 为探讨人工智能细胞学应用于子宫颈癌筛查中的可行性,为国家选择人群宫颈癌筛查适宜技术提供科学证据,王临虹教授的科研团队从 2016 年起在 7个省的 8 家三甲医疗保健机构和湖北省的 83 个县区开展了 ai 宫颈癌筛查技术的效果评价研究。目前她的《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效果评价研究》已经结题,并准备在《柳叶刀》杂志发表。 王临虹介绍,在研究中,她和团队开展了多中心临床试验,评价人工智能技术筛查的临床效果;通过社区人群筛查,比较不同筛查方法在人群筛查应用中的效果差异;通过微观经济学和卫生建模的方法,评估人工智能筛查技术应用于人群中的成本效益性。研究平行评价了传统液基细胞学法,hpv-dna初筛法以及人工智能-细胞学阅片法等三种目前主要的宫颈癌筛查方法。经过对比,研究团队认为:液基细胞学筛查的优点是特异性较高、操作简单、降低人群宫颈癌发病死亡的证据充分,但由于采用人工阅片,存在缺少细胞病理学医生、工作量大、误差大等缺点;hpv-dna筛查的优点是敏感性较高、可以提供客观指标,但也存在特异度较低、过度诊断/过度治疗、需要阳性分流、操作复杂质控难度大等缺点。在这种情况下,人工智能技术为宫颈癌筛查带来了新的选择。 王临虹表示,人工智能系统能识别93%的cin2 患者,与专家阅片和hpv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基层医院细胞病理医生相比,人工智能阅片系统发现cin2 患者的灵敏度提高了15%,特异度提高了30%。研究表明:在大规模人群筛查中,ai与细胞学医生阅片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ai的排阴率比细胞学医生更好,高级别细胞学异常中,cin2 检出率更高,表明ai较人工阅片细胞学筛查宫颈高级别病变的效率更高。ai细胞学阅片系统可以作为人群宫颈癌筛查初筛方法中采用,特别是用于基层细胞学医生缺乏和技术匮乏地区为佳。 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副秘书长董燕: ai技术让山西宫颈癌发病率迎来下降“拐点” 2016年9月1日,全国妇幼健康研究会启动了“全国互联网宫颈癌筛查新技术应用研究项目”,选取全国18家各级医疗保健服务机构作为项目单位,采用武汉兰丁公司的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开展试点研究。截至2019年8月31日,项目筛查总例数282581例,查出阳性例数16433例,阳性检出率达到5.82%,明显高于传统方法的平均筛查水平。 在该项目的总结报告中,董燕表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表现出诊断准确率高、漏诊率低的优点,缩短了筛查、确诊以及治疗时间,使筛查工作实现了标准化与智能化,解决了基层缺乏病理医生等痛点。此外,云诊断平台让病理专家得以远程高效为基层宫颈癌筛查质量把关,还可以实现对阳性病例的追踪随访,这些也都充分提高了筛查工作的质量。 董燕特别提到了山西省的ai宫颈癌筛查应用情况。山西是宫颈癌高发的地区,宫颈癌发病率一直在60/10万左右。2016 年 7 月,山西省妇幼保健院与武汉兰丁公司合作建立省级云平台中心实验室,在基层妇女宫颈癌筛查任务中试用 ai 宫颈癌筛查新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截止2019 年 8 月 31 日,山西省累计完成筛查157304人次,阳性检出率升至4.46%-6.08%,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率也有了明显提高,这使得山西省迎来了宫颈癌发病率的拐点。2018 年,山西的宫颈癌发病率下降到了42/10 万。 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张小松博士: ai技术适合在大规模人群宫颈癌筛查中应用 发言中,张小松介绍了山西省应用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相关情况的研究成果。2014-2016年,山西省在筛查项目中开展了应用对照研究,用 ai 智能阅片诊断系统与传统宫颈细胞学筛查及诊断进行对照,旨在探讨哪一种方法更加经济简便、高效智能。结论是:ai 智能阅片诊断系统的 cin2 以上高度级别检出率较人工诊断高,且费用较低。用 ai 智能阅片诊断系统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有较好的卫生性价学比,在大规模的人群筛查中较有前景。 “人工阅片是将液基细胞瓶制片后,进行巴氏染色,经由资质细胞病理医生阅片后报告。而智能阅片则是由计算机逐格扫描视野,通过互联网上传图像至云平台进行大数据分析诊断,经专家人工质控后发出报告。”张小松比较了两种阅片方式的区别,她表示,人工方式筛查人员每天阅片量应小于100 例,ai 技术则可以实现每月108 万例样本的筛查。两相对比,传统人工阅片漏诊率高,易疲劳,大规模人群筛查时面临病理医生匮乏,阳性检出率通常只有3-4%;而ai智能阅片漏诊率低,无疲劳,不存在病理医生缺乏问题,阳性检出率一般可达5%,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适宜在大规模人群筛查中,尤其是在细胞学医生缺乏的地区应用。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吴广平教授: 人工智能筛查技术将所有专家的智能集成一体 发言中,吴广平表示,人工智能当前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疗领域,在医学领域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较高的实用价值。在实践中,人工智能阅片表现出深度学习的高智商能力,其学习的教材是合格的宫颈涂片,老师则是资深的细胞病理专家。 吴广平认为,人工智能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创新点首先在于高通量,能承担大量筛查员的工作,还能真正解决细胞学医生的视觉疲劳;其次是智能化,相当于将所有专家的智能集成一体;然后则是标准化,不受外界和时间的影响;其后是网络化,基层医院与三甲医院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互动。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宫颈筛查的前景,吴广平表示,人工智能可通过分子水平识别疾病,检测早期癌前病变细胞可以超越人的能力,此外,人工智能技术需要不断换代和更新,让辅助专家的范围不断扩大。 武汉大学兰丁细胞病理研发中心庞宝川博士: 人工智能对医生的能力是一种放大 在题为《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的技术进展与革命》的发言中,庞宝川介绍了兰丁智能细胞云诊断中的技术应用。他表示,人工智能实现了细胞学诊断中机器对人的辅助和替代,大大提升了诊断效率和准确性,这是在集成了多种新技术的基础上才得以完成的。其中,云计算技术是细胞智能处理中大规模计算分析的保证;大数据技术为细胞学数据的大规模收集、处理与分析提供保证;物联网是细胞学数据的源头,为细胞学大数据收集提供基础;互联网技术则是细胞学数据的通道,为医疗下沉和远程诊断提供基础。 “医生并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庞宝川表示,医生这种宝贵的资源不应该被浪费在初筛这种重复劳动上。互联网智能阅片把简单重复的初筛工作交给机器,可以解决大规模人群筛查的瓶颈问题,医生则专心解决阳性复核和质控工作。从这一点来说,人工智能对医生的能力其实是一种放大。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 将继续开展ai宫颈癌筛查应用试点 根据从论坛上得到的消息,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已经完成了关于宫颈癌人群筛查项目的调研报告。 报告指出,我国约有近3亿适龄妇女需要进行宫颈癌筛查,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启动以来,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检出率、随访率和治疗率都有所提升,但总体来看,筛查工作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与挑战,包括宫颈癌筛查的人群覆盖率依然有限、基层筛查机构缺乏合格细胞病理医师等。 目前,who已经提出,在本世纪末全面消除晚期宫颈癌发生(即发生率控制在 4/10 万以下),2019年7月,国家卫健委妇幼司也提出,在 2022 年将“两癌”筛查覆盖率提高至80%,在2030年提高至90%,要实现这些目标依然需要不懈努力,应该选择一种性价比高,切实有效,适合国情的筛查技术,以减轻基层工作压力,提高筛查工作的质量及效率。鉴于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的大规模人群筛查项目中得到成熟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将于2019年-2021年继续在中西部地区开展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的应用试点,同时还将向国家卫健委妇幼司提出建议,扩大人工智能宫颈癌筛查技术的试点范围,并开展应用相关技术的公益培训。
文章分类:
公司新闻
|